您好!欢迎访问青岛仁涵工贸有限公司网站!
新闻资讯

全国服务热线

18562811807
行业资讯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虾夷扇贝养殖的条件

作者:青岛仁涵工贸 发布时间:2020-11-19 19:01:55点击:
虾夷扇贝的养殖要点是什么
1、育苗 亲贝的选择与蓄养:壳长8—13cm的3—4令贝均可做亲贝,一般按每立方米水体购置5个左右亲贝就可以了(其中雄贝占3—5%)。

亲贝运输要在低温季节进行,在气温5℃以下。

将亲贝装入麻袋中,麻袋用海水湿透,扎紧,海上运输15小时,成活率可达100%。

暂养密度30—40个/立方米,暂养水温5—7℃。

以小硅藻为主要饵料,畏投少量金藻和扁藻,日投饵量300000-400000个/ml,每6小时投饵一次,日换水4次,每次1/3。

亲贝暂养期间,一般不倒池,不充气。

产卵、孵化:成熟的虾夷扇贝性腺十分饱满.雌贝性腺呈桔红色或桃红色,雄性呈乳白色.当性腺指数达13%以上,正常换水发现有少量亲贝排放时,采用同温下倒池的方法产卵,不进行其他刺激。

亲贝第一次平均产卵量低于300000/只,可留下亲贝再继续暂养3—5天,则又可大量排放。

孵化水温8—11℃,孵化期间每隔1小时人工搅动一次;经90—70小时,当60—70%幼虫达到D形幼虫时,用200目拖网及时选优. 幼体培育:密度:D形幼虫培育密度前期控制在8—10个/ml,后期6-7个/ml。

饵料:金藻3011,8701均是虾夷扇贝优质的开口饵料,采用金藻与硅藻混合投喂,日投饵量10000-60000/个ml.投放附着基后饵料可改为以扁藻为主,并适当增加投饵量。

水温:幼虫培育阶段最适宜水温为15℃左右,D形幼虫选出后每天以0.5℃的速度将水温升至15℃,达到稚贝后可降温培育,以利向海上过渡。

考试大论坛 换水:培育期间换水2—3次/日,前期每次1/3,后期每次向海上过渡,培育期间换水2—3次/日,前期每次1/3,后期每次1/2,并适当充气,每天吸底一次。

2、养殖 底播增殖(放流增殖):选择砂泥底质渔场,清除敌害生物;播苗密度为8枚/平方米,亩播苗5500枚;播苗时间为当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翌年3-4月;增殖时间为17个月壳高可达8cm以上。

浮筏养殖:尽管放流增殖是一种技术简单、不需什么物资设备、成本低的一种生产方式,但由于海底敌害生物较多,侵害严重,存活率低,采捕也比较困难,尤其有些海区又没有具备放流增殖的底质条件,因此对于具备适于虾夷扇贝生长发育水温条件而又没有适于放流增殖底质条件的海区,进行浮筏式垂下养殖是虾夷扇贝生产的另一种方式。

所谓浮筏式垂下养殖,就是将贝苗按一定密度装在适宜的容器中,按一定距离和适宜水层吊挂于设置在海上的浮筏(绠)上进行养成。

3、收获 收获时间:分苗时如果贝种个体较大(体高3厘米以上),经过1年半的养殖,体可达10厘米左右的商品规格标准,收获时间主要根据出丁率和出肉率最高的季节进行。

出丁率高的时间为5-7月份,其中以7月份最高,而出肉率最高,也就是最肥满的时间为3-5月份,如果加工贝丁,以5-7月份收获为宜,而销鲜则最适收获时间为3-5月份。

【海产养殖分布】海产养殖如何养好虾夷扇贝?
虾夷扇贝 原产于日本和朝鲜。

现已引进我国,并已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进行人工养殖、增殖生产。

【特征特性】:属滤食性双壳贝类,贝壳扇形,右壳较突出,黄白色,左壳稍平,较右壳稍小,呈紫褐色。

壳表有15-20条放射肋,两侧壳耳有浅的足丝孔。

右壳肋宽而低矮,肋间狭;左壳肋较细,肋间较宽。

壳顶下方有三角形的内韧带。

自然分布水深6-60米,底质为砂砾。

虾夷扇贝为冷水性贝类,生长适温范围5—23℃。

原主要产于日本、俄罗斯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

对盐度的适宜范围24-40,分布于盐度较高,无淡水注入的底质坚硬,淤沙少和水深不超过40m的沿岸海区。

主要在我国北方的辽东半岛、山东长岛等海区进行养殖.生长速度较慢,从稚贝开始至壳高1l--12厘米,最短时间需1年零7个月。

据记载,最大壳高可达27.94厘米,其寿命约在25年。

虾夷扇贝在我国北方繁殖季节为3—4月份,产卵水温为3—10℃。

自然种群雌:雄为6:4左右。

虾夷扇贝受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后不断发育,初期D型幼虫壳长110—120μm;经过浮游幼虫阶段,当幼虫平均壳长达到220—240μm时出现眼点,随即附着变态,稚贝壳长达3—4cm,足丝腺退化。

【栽培要点】: 一、育苗 1、亲贝的选择与蓄养 壳长8—13cm的3—4令贝均可做亲贝,一般按每立方米水体购置5个左右亲贝就可以了(其中雄贝占3—5%)。

亲贝运输要在低温季节进行,在气温5℃以下。

将亲贝装入麻袋中,麻袋用海水湿透,扎紧,海上运输15小时,成活率可达100%。

暂养密度30—40个/立方米,暂养水温5—7℃。

以小硅藻为主要饵料,畏投少量金藻和扁藻,日投饵量300000-400000个/ml,每6小时投饵一次,日换水4次,每次1/3。

亲贝暂养期间,一般不倒池,不充气。

2、产卵、孵化 成熟的虾夷扇贝性腺十分饱满.雌贝性腺呈桔红色或桃红色,雄性呈乳白色.当性腺指数达13%以上,正常换水发现有少量亲贝排放时,采用同温下倒池的方法产卵,不进行其他刺激.亲贝第一次平均产卵量低于300000/只,可留下亲贝再继续暂养3—5天,则又可大量排放. 孵化水温8—11℃,孵化期间每隔1小时人工搅动一次;经90—70小时,当60—70%幼虫达到D形幼虫时,用200目拖网及时选优. 3、幼体培育 密度:D形幼虫培育密度前期控制在8—10个/ml,后期6-7个/ml。

饵料:金藻3011,8701均是虾夷扇贝优质的开口饵料.采用金藻与硅藻混合投喂,日投饵量10000-60000/个ml.投放附着基后饵料可改为以扁藻为主,并适当增加投饵量. 水温:幼虫培育阶段最适宜水温为15℃左右,D形幼虫选出后每天以0.5℃的速度将水温升至15℃,达到稚贝后可降温培育,以利向海上过渡. 换水:培育期间换水2—3次/日,前期每次1/3,后期每次向海上过渡,培育期间换水2—3次/日,前期每次1/3,后期每次1/2,并适当充气,每天吸底一次. 4,附着基的投放 幼虫平均生长7μm左右,选育后18—20天,幼虫平均壳长达到220—240,最大壳长达300μm,大部分幼虫即可出现眼点.当有20%左右幼虫眼点变圆,壳缘增厚时,应倒池投放附着基.棕绳,网衣经彻底处理,附苗效果都很好. 为便于管理可结合幼虫附着时倒池,用120目筛绢将眼点幼虫筛选一遍,经筛选的幼虫规格大,眼点幼虫比例增加,附着时间缩短. 5,出池暂养 1),出池规格 由于小稚贝和幼贝很不稳定,容易切断足丝,移向他处,下海时,环境条件突然改变,也就造成了附着型贝类下海掉苗,目前附着型贝类下海后保苗率均较低,贻贝较好可达50~60%,扇贝20~30%,因此向海上过渡是目前人工育苗中较关键的一环. 扇贝幼体在室内培育至壳高600μm的附着稚贝时,便可移至室外进行中间暂养.为适应室内和海上水温差异,出池前逐渐降低水温至接近自然水温,此时贝苗因个体较小,降温后附着力减弱,极易从附着基质脱落,加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所以在长到2mm前为死亡高峰期,此阶段也是苗种中间暂养的关键. 6,出池暂养 4),暂养方法 采用外层40目大袋,内层30目小袋的双层袋保苗保苗,海上中间育成前期,水温低,附着物少,管理上主要是清除浮泥,适时脱掉外层大袋,以及及时分苗. 虾夷扇贝稚贝下海后生长很快,升温培育后苗种海上中间育成期要分苗二次.第一次在5月底—6月上旬,将小苗分到20—30目网袋,每小袋1000—1500粒为宜;第二次分苗在7月中旬,每天的早上和晚上进行.稚贝经过筛选,按每袋500左右,装入15—20目袋中,并开始向深海转移以利渡夏. 进入10月份,水温已下降到20℃左右.虾夷扇贝又进入本年度的第二个最适生长期,此时稚贝平均规格达2cm以上,这时要将稚贝及时分到网目为1—1.5cm的暂养笼中疏稀培育(7~10层笼,每层100~200粒) . 5),稚贝出池时应注意事项 ①选择适宜的网目规格. ②选择风浪小,无污染,饵料丰富的海区作为培育海区,抓住小汛潮,无风浪天气出池下海. ③出池时,海上水温在5C以上为好,这样才能保证稚贝的正常生理活动. ④运输稚贝时,要防止风干,日晒,雨淋,防止脱落,防止机械损伤,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 7幼贝(中间)培育 1).幼贝(中间)培育的概念 虾夷扇贝幼贝(中间)培...

虾夷扇贝有什么特征呢?
虾夷扇贝属滤食性双壳贝类,贝壳扇形,右壳较突出,黄白色,左壳稍平,较右壳稍小,呈紫褐色。

壳表有15-20条放射肋,两侧壳耳有浅的足丝孔。

右壳肋宽而低矮,肋间狭;左壳肋较细,肋间较宽。

壳顶下方有三角形的内韧带。

自然分布水深6-60米,底质为砂砾。

虾夷扇贝为冷水性贝类,生长适温范围5—23℃。

原主要产于日本、俄罗斯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

对盐度的适宜范围24-40,分布于盐度较高,无淡水注入的底质坚硬,淤沙少和水深不超过40m的沿岸海区。

主要在我国北方的辽东半岛、山东长岛等海区进行养殖.生长速度较慢,从稚贝开始至壳高1l--12厘米,最短时间需1年零7个月。

据记载,最大壳高可达27.94厘米,其寿命约在25年。

采集者退散 虾夷扇贝在我国北方繁殖季节为3—4月份,产卵水温为3—10℃。

自然种群雌:雄为6:4左右。

虾夷扇贝受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后不断发育,初期D型幼虫壳长110—120μm;经过浮游幼虫阶段,当幼虫平均壳长达到220—240μm时出现眼点,随即附着变态,稚贝壳长达3—4cm,足丝腺退化。

虾夷扇贝生活习性如何?
水生花卉的根、茎、叶中多有相互贯穿的通气组织,以利于在水生环境下满足植株对氧的需要。

一般是缓慢流动的水体有利生长;但少数种类则需生长在流速较大的溪涧或泉水边,如豆瓣菜、苦草等。

除某些沼生植物可在潮湿地生长外,大多要求水深相对稳定的水体条件。

水生花卉(Waterornamentalplants)泛指生长于水中或沼泽地的观赏植物,与其他花卉明显不同的习性是对水分的要求和依赖远远大于其他各类,因此也构成了其独特的习性。

水生花卉,种类繁多,中国有150多个品种,是园林、庭院水景园林观赏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品种有阿芬椒草、阿根廷蜈蚣草、埃及莎草、矮慈姑、矮皇冠草、巴戈草、白花睡莲、百叶草、宝塔草、荸荠、波浪草、茶叶草、菖蒲、长艾克草、莼菜、慈姑、粗梗水蕨、大宝塔草、大喷泉、大水兰等,水生花卉一般采用播种法和分株繁殖法。

南美白对虾滩涂池塘养殖放苗水体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虾苗的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弱,在放入养殖水体 前应确保水质条件满足虾苗存活和生长的需求。

一般来说,养殖水体溶解氧含 量应大于4.0毫克/升,pH 7. 5-9.0,水色呈鲜绿色、黄绿色或茶褐色,透 明度40-60厘米,氨氮浓度小于0.3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小于0.2毫克/ 升,水体盐度与育苗场出苗时的水体盐度接近。

虾夷扇贝生产性能如何?
虾夷扇贝怎么清洗才干净1、浸泡把鲜活的虾夷扇贝泡在水中,最好可以放入一把菜刀或其他铁器,扇贝就会把泥沙吐出来,一般需要2-3个小时。

另外在水中滴入食用油也有同样的作用,被油所覆盖的部分水与空气隔绝,扇贝在水中感觉到缺氧,就会打开盖子来呼吸。

扇贝在呼吸的时候就会吐出泥沙,这样就达到了清洗的效果。

为了达到效果要多换几次水,食用油不要加太多,不然水中的扇贝容易发生窒息死掉,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扇贝时吐出来的泥沙可能会被吸进去,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在浸泡时,可将被类放在滤水篓中,再将滤水篓摆在水盆上,使滤水篓保持四或五公分的距离。

如此,贝类吐出来的沙就会沉落盆底,不会再被贝类吸回去了。

2、清洗接着就开始洗扇贝了,贝壳表面都会有海里的泥沙残留的,需要用牙刷刷洗干净。

然后用刀子把扇贝的壳撬开,留下有肉的半边,沿着壳壁用小刀把贝肉取下。

贝壳打开后可以看到肉后部那块黑黑的是内脏,要去除。

裙边下面那层像睫毛状黄色部分是腮,要去除(其实不讲究的话,裙边刷洗干净也可以吃哦),最后只留下中间那团圆形的肉以及月牙形的黄就可以了。

取一个大碗,里面放水,加点盐,把贝肉放进去泡两三分钟,然后顺时针轻轻搅拌贝肉,这样贝肉里的泥沙就会沉入碗底...

应该怎样养扇贝
扇贝,是我国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之一,世界上出产的扇贝共有60多个品种,我国约占一半。

常见的扇贝养殖种类有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

( Chlamys farreri )品种来源:黄海 特征特性: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瓣鳃亚纲,异拄目,扇贝科,扇贝属;生活在3m~ 30m岩礁及砂砾质海底;滤食,饵料以浮游植物为主;耐温范围一1.5℃~25℃;适盐范围16‰~43‰;产卵期在5月至6月;用途广,肉细嫩,味鲜,经济价值高。

属我国海区自然生种类。

适宜于我国广大海域特别是北方沿海养殖。

栉孔扇贝营附着生活,足丝料发达。

成贝壳高可达8厘米以上。

因右壳前耳有明显的足丝孔和数枚细栉齿而得名。

壳面生长纹细密,具粗细不等放射肋;左壳约10条,右壳约20条,肋上有不整齐的小棘。

( Ar-gopecten irradians )品种来源:1982年从美国引进。

海湾扇贝不宜在我国养殖,主要原因是海湾扇贝个体滤水量24小时会达到1.2方至1.5方,随着我国海湾扇贝养殖面积的增大,导致大面积海域水质出现氨氮过高,溶解氧过低,使海湾扇贝产量一年不及一年,其他养殖生物大量减少,导致海底淤泥增厚,这样一来我国的海洋环境会受到严重破坏,个人意见迅速产出渔政及环保部门迅速采取措施,抑制海湾扇贝在我国海域上养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色海洋。

特征特性: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扇贝科,扇贝属。

贝壳扇形,两壳几乎相等,后耳大于前耳,前耳下方生有足丝孔。

壳面有放射肋18条,壳面呈黑褐色或褐色。

生长适温范围5-30℃,最适生长温度18-28℃。

栉孔扇贝( Chlamys farreri ) 生态习性 栉孔扇贝生活在低潮线以下,水流较急、盐度较高、透明度较大、水深10-30m的岩礁或有贝壳沙砾的硬质海底,以足丝附着侧卧于附着基上,右壳在下。

动物可开闭双壳排水,以反作用力作短距离的游泳。

闭壳运动能发出清脆的声响,能脱落足丝到水中游动。

正常生活时,通常张开两壳,滤食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以及其他小型微生物。

若环境不适合,可自动切断足丝,急剧地伸缩比壳肌,借贝壳张闭排水的力量和海流的力量作短距离的移动。

栉孔扇贝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水温0℃以下也能够成活。

15-20℃是最适生长温度,水温超过25℃生长受到抑制,4℃以下贝壳几乎不能生长。

高盐种类,最适盐度范围为23-34。

栉孔扇贝耗氧率高,抗干露的能力较差。

产地、产季产于我国北部沿海,山东长岛、威海、蓬莱、石岛、文登和辽宁大连、长山岛等地是主产地。

繁殖特性 栉孔扇贝为雌雄异体,存在雌雄同体的现象。

在繁殖季节,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区分明显。

繁殖季节过后,生殖腺退化,雌、雄外观上完全相同,呈无色半透明状。

栉孔扇贝每年有两个繁殖期,第一次在5-7月,水温14-20℃,第二次约在9-10月,水温22-20℃。

繁殖季节主要与水温有关,在不同的海区有较大的差异,山东南部沿海,5月上中旬进入繁殖盛期;而在长岛北部岛屿海区,6-7月份才进入繁殖盛期。

除水温以外,生殖腺植树的变化也是确定繁殖季节的一个重要依据,生殖腺指数平均达到15%时进入繁殖期。

在繁殖季节有多次排放的习性,第一次排放后,经过一周左右又可排放,壳如此反复多次。

产卵量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壳高6-7cm的两龄倍,怀卵量800万-1000万粒,一次产卵量200万粒左右,壳高8-9cm的3龄贝,怀卵量为1500万粒,一次产卵量400万粒左右。

成熟卵子直径70微米左右,精子全长50微米左右。

苗种培育幼虫培育适宜密度为8-12个/mL,培育水温为18-20℃,受精卵孵化至D形幼虫期,即可进行投喂三角褐指藻、等鞭金藻、叉鞭金藻、小球藻、塔胞藻和扁藻等。

以等鞭金藻为例,D形幼虫初期日投喂量为1万-1.5万个/mL;壳顶期日投喂量为1.5万-5万个/mL;分3-6次投喂。

多种饵料种类混合投喂的效果比单一种类要好。

每天换水两次。

光照一般控制在500lx一下。

每5-7天倒池一次。

在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海水中,每立方米水提价入2-3g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附着基一般是棕绳编成的小帘(绳径8mm左右),或聚乙烯网片,附着继需用0.5%的氢氧化钠处理,清洗油污等,在经过反复锤打、浸泡,清除碎屑、杂质及可溶性有害物质等。

附着基投放过早,不但影响育苗池的正常管理,而且容易被残饵、杂质污染,水质变差,幼虫难以附着;附着基投放过晚,则错过大批幼虫最佳附着机会而下沉死亡。

最佳投放时间应在池内幼虫有50%以上出现眼点时,一般配合倒池。

养殖要点筏式养殖:在海区设置筏架,然后在筏架上 吊挂养殖笼,1CM左右雅贝一层防治200个左右,放养量为400笼1/15公顷;穿耳吊养:利用壳高3CM以上稚贝,在其前耳钻一小孔,然后吊挂在养殖绳上进行养殖;底播养殖:把贝苗直接播放到海底或滩涂潮间带养殖,可与对虾混养。

养成时间栉孔扇贝为多年生,1-2龄贝生长速度较快,在人工筏式养殖的条件下,当年常温培育的苗种,入冬前壳高可达2cm以上,第二年壳底高可达7cm左右。

海湾扇贝 ( Ar-gopecten irradians ) 生活习性 海湾扇贝多数分布在海面下3-10米处,性格比较泼辣,耐温范围-1-31℃,5℃以下停止生...
相关标签:扇贝养殖